5月19日,韦尔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将公司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
关于豪威科技的发展历史,参看《这家被苹果抛弃的传感器公司,让小米华为等国产抬起来了》内容。
对于为何更名,韦尔股份表示,根据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品牌影响力及产品类型占比,为了更加全面地体现公司的产业布局和实际情况,准确反映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及精细化管控,进一步发挥公司品牌效应及品牌优势,提升市场影响力,同时增加投资者对公司业务情况的理解和投资判断
从业务构成来看,韦尔股份更名为“豪威集团”,也不算违和。2019年,韦尔股份完成了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CIS)芯片设计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购。
目前,豪威科技承担的CIS业务已经成为韦尔股份最重要的业务支柱。韦尔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4.76%。
而在收购豪威科技之前,韦尔股份虽为半导体公司,但IC设计业务的“存在感”并不强。2018年,韦尔股份半导体设计业务营收仅为8.3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0.99%,而半导体分销业务的占比则高达79.01%。某种意义上,收购豪威科技之前的韦尔股份,更应被视作一家半导体分销商。
2019年完成对豪威科技的收购之后,半导体设计业务占韦尔股份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飙升至83.5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韦尔股份的营收规模由此前的数十亿元一举跨过百亿大关,达到了136.3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在这一年达到了4.6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目前,韦尔股份三大业务分别为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毛利率同比增加超10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毛利率均在下降。不仅如此,2024年,韦尔股份显示解决方案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17.77%。
2025年一季度,韦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创下历年一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比高增55.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大增49.88%,综合毛利率达31.03%,同比提升3.1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05个百分点。其中,面向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的图像传感器业务的增长是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显然,韦尔股份目前最主要的营收和主要的业绩增长动力均来源于旗下豪威。
随着更名程序推进,韦尔股份能否延续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的双重叙事,将成为半导体国产化进程的关键观察样本。
截止2025年5月20日收盘,韦尔股份股价报131.65元/股,总市值达1602亿元,是中国传感器领域市值最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