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
-
让沪苏浙皖连成圈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首发
此次开行的上海—上海虹桥G8388/9/8次超级环线高铁列车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全程停靠上海、南京南、合肥南、九华山、千岛湖、杭州东、上海虹桥等21座车站,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旅行时间8小时9分钟,轨道上的长三角因此新增一条环形走廊。因为是环线列车,按照我国列车车次命名规则,以北京为基准分上下行或以线路主次分上下行,故这趟环线车车次也依上下行方向变换G8388次或G8389次的车次。 记者看到,定员610人的首发列车,今天始发上车600人,几乎满载。“大众需求是本次超级环线开通的直接...
-
第一视点丨一步一步往前走 一项一项往前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综述
长三角三省一市,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全国17%的人口,创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长三角学习考察期间提出倡议:建立长三角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层的定期会晤机制。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体化加速推进。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
-
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温州开幕
“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 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6月6日上午,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温州举行。 今年的论坛,大家聚焦的热点话题是什么?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将带来主旨演讲《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则将分享《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系列成果,也将“上新”:发布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揭牌成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成立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举行项...
-
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布
6月5日上午,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报告”)。 指数报告以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策源力、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评价对象,构建了包括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研究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1-2023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进程。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增长至2023年的267.57分,2...
-
为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一把火 杭州推进钱塘高铁枢纽建设
浙江日报杭州6月5日讯 (记者 刘健 应陶 通讯员 张梦瑶) 杭州将迎来第五座大型铁路枢纽。6月5日,杭州钱塘高铁枢纽暨新城召开建设推进会,这是继杭州站、杭州东站、杭州西站和杭州南站后,杭州又一座铁路枢纽。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临时设施建设阶段。 钱塘站具备始发终到功能,让“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驶来。据了解,钱塘站规模为6台11线,衔接杭台铁路和沪乍杭铁路。其中,通过沪乍杭铁路的杭州机场高铁,北接上海、嘉兴、苏州等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南下可连通绍兴、金华、台州等省内大部分区域,从钱塘直达浦东只需不到1小时。 “钱塘站...
-
第一视点丨破界融合 携手共赢长三角
这里,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这里,云集了全国30%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集成电路产值、9座GDP万亿级城市。 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源自多年来接续不断的先行探索,“破界”融合。 新世纪初,全国掀起招商引资热,毗邻上海的嘉善,招商却首选去南方,还会担心辛苦招来的好项目往上海跑。 如何用好毗邻上海的优势?2002年10月22日,履新浙江的第11天,习近平把出行的第一站选在嘉兴。在连续几个月厅局和地方调研的基础上,他作出了一个前瞻性的判断:很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世...
-
好消息!杭州机场高铁,按下快进键!未来直达长三角核心城市!
本次施工的位置在杭州机场高铁靖江特大桥上,靖江特大桥总长约5.5公里,既要下穿杭绍甬高速主线高架,同时又要上跨杭绍甬高速匝道及红十五线公路。平日密集的车流,让此次施工难度陡然上升,不仅工序复杂,对安全更是要求万无一失。 首联连续梁精准定位靖江特大桥跨越杭绍甬高速的重要节点,该处既位于标段架梁通道,同时也位于高铁运轨通道上,是施工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一笔”。 杭州机场高铁的第一联连续梁梁体宽度12.2米,水泥用量约1225立方米。首联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混凝土约1230立方米,重约3200吨。 经过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