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冲锋艇上头戴探明灯的搜援人员,在深夜不断吹响哨子,“有人没有”这四个字,他们喊过了一万遍,即使如此,每个人都仍在用嘶哑的嗓子,吼出第“一万+N”遍;
从村干部摩托车后座的大喇叭声中得知消息的村民,顾不上换拖鞋就匆忙跑出村庄,却又站在更高的堤坝上不肯离去,因为他们在焦急等待着没有第一时间联系上的家人,也在想着等水位下降一点,就回家再“抢回”一些物资;
安置点的大爷在听说决堤封堵合龙的消息后,和一旁同为老乡的志愿者唠嗑,嘱咐着他等洪水退去后,一定要去自己家里串门……
自2024年7月5日16时发生管涌险情,至7月11日16时,距离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已经过去了144个小时。与无数人争分夺秒的急切相比,这六天的时间区间无疑是漫长的;但与一些人眼中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对未来生活的尚存热情相比,这六天的时间似乎又显得微不足道。
截至7月10日8时,团洲垸已运行排涝设备119台,开启低排涵闸1处,垸内水位为32.99米,较24小时前下降0.09米。当天将再有109台排涝设备陆续投入运行,另有在途设备111台,共调集设备339台。
一切都正在重新好起来。
“村干部以两人一组,一人拿着大喇叭负责大声通知,一人骑着摩托或电动车尽可能大范围地绕圈,呼喊着让大家赶紧撤离。”
堤坝决堤时,67岁的毛成军是开着家中闲置多年的旧摩托“冲出”村庄的,连水都没回过神喝一口。
7月5日,午饭后不久,团洲垸各村组群成员的手机就开始不断发出“滴滴”的提示音,不一会儿,就有村干部以两人一组,一人拿着大喇叭负责大声通知,一人骑着摩托或电动车尽可能大范围地绕圈,呼喊着让大家赶紧撤离。
——7月5日16时许,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管涌险情。17时48分许,紧急封堵失败后堤坝决堤。截至5日晚10时,缺口宽约8米、长约150米。
其中,最先响应起来的是距离决堤位置最近的团北村,而后周边的团容村、团华村、团结村等几个村也开始响应。毛成军家在团胜村,距离决堤口约8公里。听到洪水来了的消息,他扔下刚榨好的菜籽油、全新的被单、装了没多久的空调,什么都顾不上带,也来不及心疼,就跨上摩托“哼哧哼哧”跑出四五里地。
“退休”已久的摩托跑得并不快,开了没一会就没油了,熄火之后,毛成军把摩托往路旁的草坪上一停,就赶忙沿着大堤向地势更高的地方跑。后来,他在路上拦了一辆路过的出租摩的,问后发现是临近做生意的小贩。小贩热心肠载了他一程,送他到了十几公里外的“幸福学校”。
幸福学校是最初的安置点之一,7月5日深夜和6日凌晨都挤满了人。在这里,有不少和毛成军一样,慌张得什么都没顾上拿的人,也有的人穿着凉拖,带了一小包临时收拾的随身衣物,还有一些是骑着自家的农用三轮车、载着家里的小孩子一家人一起过来的。
得益于前期通知撤离工作到位,在片区滞留的人口并不多——部分是一些不太愿意离家的老人;还有的,是把自己紧急抢运出来的物资,堆在距离村庄几公里外的大斜坡上,一家人一起守着的村民。他们的想法很朴素:不知道今晚水涨到哪个位置,看还能不能坐船回去,再抢救点东西出来。
另一些不愿意离开的人,则是因为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到家人,在一遍遍拨打电话的同时,他们会紧紧盯着在水面巡逻救援的应急冲锋舟。
劝离他们,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努力的结果,终归是好的,当一批批救援力量涌入团洲垸时,一辆辆护送群众的车辆也在往外撤离。
截至7月5日21点,决堤口附近6村1社区近5000人已完成转移。7月6日,启动安全区内2235人的转移工作。截至6日18时,安全区内、外共7680人全部转移到位,未出现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