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你“反向旅游”了吗?杭州边上有个低调古镇藏着绝美古戏台

炒股不求人 宏观经济 2024-06-10 7692 0

这个端午,“反向旅游”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不打卡热门城市或景点,而选择冷门小众的旅游地,比如县城或是古镇,避开人从众,享受旅行中的松弛感。

这个端午,你“反向旅游”了吗?杭州边上有个低调古镇藏着绝美古戏台

关于江南的“反向旅游”目的地,今天要推荐给大家一个江南君刚刚发现的宝藏古镇——枫桥古镇。

这里不仅藏着省级文保古戏台的绝美藻井,还有一个江南少见的野趣园林——小天竺。最重要的是,枫桥古镇真的很冷门,网上攻略也很少。趁它没火之前,赶紧走起吧。

枫桥镇位于会稽山西麓,诸暨市的东北部,地跨枫溪江两岸,是一座千年古镇。从杭州出发,坐高铁23分钟到诸暨,在高铁站外坐诸暨快1路到诸暨客运中心,转诸暨133路在“房管站”下车,就到了枫桥镇,公交车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

枫溪江上耸立的那座高高的石桥,便是古镇名字的由来——“枫桥”了。

桥宽4米,长约40米。这座双拱大石桥桥面最高处离水平面约有7米,桥栏望柱上共立有40个石狮子,远远看去特别雄伟壮丽。

桥东堍立着四柱二楼的冲天式牌坊,坊额上书 “婺越通衢”四个金色大字。

据史料记载,唐代大将尉迟恭在此架起枫桥,并建立了枫桥驿,枫桥地名由此而来。枫桥驿在桥东有驿舍,桥西为肆市,桥下设船埠。唐时绍兴称越州,金华称婺州,枫桥埠是当时枫溪江航运的起点,且刚好处在“婺越驿道”的隘口,故而枫桥一向有“婺越通衢”之称。

眼前的枫桥是2018年新建的,登上新枫桥最高处,看着桥下流水潺潺的枫溪江,两岸白墙青瓦的民居,向前弯曲延伸的石板街,老奶奶仍在船埠上浆洗着衣服,老爷爷仍在岸边钓着鱼,你可以想象到这个古镇当年的繁盛。

走下桥正对的是青年街。街上开有越绣馆、西施美食工坊、非遗巧手工坊等商店。

青年街的36号,是一幢保存完好的两层木结构老建筑。这幢建筑里是一个名叫“越中书局”的书院,而它建立的初衷与明朝枫桥著名藏书楼“七樟庵”有关。

枫桥自古耕读传家,文脉传承不绝。历史上出过著名的“枫桥三贤”(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皆为名垂青史、高风亮节之大家。宋朝以后,枫桥人读书藏书之风更盛,宋元明清四朝,共出了35位进士、68位举人。

文人都爱书,各类藏书楼也随之而生。历史上,枫桥有很多有名的藏书楼,比如“七樟庵”藏书楼。它由陈洪绶祖父陈性学于明朝万历年间所建,故址位于枫桥镇陈家村长道地。七樟庵藏书丰富,有宋元椠本、明代手抄数万卷,名扬东南,曾与宁波天一阁齐名,时人誉为“越中之冠”,其地位可想而知。后因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七樟庵被毁,此后湮没无闻。

今天的越中书局,可以看到来自故宫博物院出版的精品书籍,还设有一个铜版凸版印刷展示厅以及六间以先贤名字命名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