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转向”奔驰“刹车” 电动汽车赛道盈利困局待解

  2月28日,苹果公司被曝取消了长达10年的电动汽车计划,引发广泛关注。自2014年开始确立至今,苹果的造车计划经历了多轮裁员、关键战略调整及延期,最终还是在一片唏嘘声中走到了尾声。

  无独有偶,梅赛德斯-奔驰(以下简称“奔驰”)近期宣布,公司将调整早先设定的电动车销量转型计划,基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保持战略聚焦、战术灵活。

苹果“转向”奔驰“刹车” 电动汽车赛道盈利困局待解

  事实上,电动汽车一度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各大汽车制造商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电动化战略。然而,当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盈利遥遥无期的现实摆在眼前,各方不得不重新考量此前的发展规划。

  苹果被曝取消电动车项目

  据了解,苹果停止运作了近10年的造车项目,转而投入生成式AI业务,从事汽车研发的员工将被调整至人工智能部门。数百名硬件工程师和汽车设计师将被调往其他团队工作。

  对于苹果取消造车计划,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看到这个新闻,非常震惊!理想汽车CEO李想则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时间点很合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称:“没想到苹果在2024年出了这样的牌。”

  从资本市场对该消息的反馈来看,截至美股收盘,苹果股价上涨0.81%,报182.63美元/股。

  公开资料显示,苹果的造车历史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年苹果启动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而后斥重金从谷歌、奔驰、特斯拉等公司高薪挖人,组建了一支拥有“硅谷+汽车产业基因”的核心团队。此后,由于在造车路线和方向上反复摇摆,导致参与泰坦计划的高管大量出走,项目也几度停滞。

  “苹果造车项目动荡波折,几度调整造车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消耗了巨额研发资金,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窗口。”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认为,此番宣布停止造车,不排除苹果逐渐认清,受限于现有技术水平等客观现实,无法造出一款颠覆汽车市场的革命性产品。与其继续浪费研发精力和资源,不如及早转向,投入更具前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

  德基先进制造与出行产业合伙人张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苹果入场造车,用户是抱有较高期待的,但市场其实是既兴奋又害怕。苹果此番放弃造车,集中力量投入生成式AI研发,可以理解为全力以赴聚焦人工智能。“不排除苹果在生成式AI领域取得成功后,携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再战汽车市场。”

  多家跨国车企放缓步伐

  事实上,伴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需求、盈利不及预期,逼退的不仅有意欲跨界的苹果,还包括转型缓慢的奔驰。

  现阶段,纯电动产品不赚钱是行业共识,但实现规模化盈利向来是传统车企的第一目标。在激进转型与保持盈利、品牌力之间,奔驰被迫选择了后者。

  据奔驰方面最新透露的消息,到21世纪20年代下半叶,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电动化车辆销量将占其总销量的50%。这一数据较其2021年的预测有所变动,彼时,其目标是在2025年使电动车的销量占比达到50%。

  “奔驰的电动化转型目标是基于市场条件和客户需求的考量,此前的目标也强调是需要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完成。”对此,奔驰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奔驰未来的产品阵容将基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搭载纯电驱动还是电动化内燃机的车型,并将保持战略聚焦、战术灵活。

(责任编辑:毕安吉)